2018年10月9日,市場遍及世界各地的個人清潔知名品牌——多芬(Dove)在他們的臉書粉專以及IG帳號歡聲宣布自己通過PETA零殘忍認證的消息,引發許多消費者的正面迴響,畢竟多芬產品價格親民、市佔率高,要是規模如此龐大的知名廠牌能夠帶頭摒棄動物實驗,無疑會對「零殘忍」願景帶來難以估量的助益。
👉多芬的臉書貼文:
👉多芬的IG貼文:
同時,多芬也在自己的官方網站專闢頁面,宣示自己「不做動物實驗(No Animal Testing)」的理念。
多芬在文內表示,他們已經全面採取「禁止動物實驗」的政策,並通過了全球最大動保團體——PETA的審核,將自2019年起逐步在產品包裝上使用兔子標章;與此同時,多芬的母公司——聯合利華(Unilever)也宣布支持制定全球性的動物實驗禁令。
眼看多芬如此言之鑿鑿,還有零殘忍組織PETA拍胸脯掛保證,零殘忍消費者總算能夠收起狐疑的眼光,安心把多芬收入口袋名單了⋯⋯?
真的是這樣嗎?
PETA的零殘忍資料庫
賣西瓜的,當然會說自家西瓜甜啊!多芬自稱通過了PETA認證,我們當然也要到PETA的線上資料庫親自核對一番。
👉多芬的查詢結果:
「這家公司是零殘忍的!它『沒有』進行動物實驗。」(This company is cruelty-free! It does NOT test on animals.)
👉聯合利華(多芬的母公司)的查詢結果:
「這家公司致力於改善法規,以減少用於實驗的動物數量。它『有』進行動物實驗。」
(This company is working toward regulatory changes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animals used for testing. This company DOES test on animals.)
在Unilever的查詢結果中,左上角黃色的「W」代表「致力於改善法規(Working for Regulatory Change)」,聯合利華、高露潔-棕欖等4家公司都被歸在這個類別。
「致力於改善法規」是什麼意思呢?根據PETA的定義,如果某公司只在法規要求的情況下進行動物實驗且對PETA開誠佈公,並積極推廣無涉動物的測試方法,就會被歸在「致力於改善法規」一類。
換句話說,「致力於改善法規」的聯合利華公司有沒有進行動物實驗呢?
有,當法律將動物實驗定為進口或上市的先決要件時,他們就會進行動物實驗。
PETA的線上新聞稿
在多芬Po文同日,PETA也發佈了一則簡短的新聞稿,宣告多芬取得零殘忍認證的消息。
在這則新聞中,PETA首先表示多芬已經在全球各地禁止動物實驗,並且通過審核、榮登PETA的零殘忍認證名單;此外,多芬的母公司——聯合利華也在法律並未強制規定的前提下,全面停止對旗下產品進行動物實驗。
多芬的客服回應
一路看到這裡,我們已經知道多芬的母公司——聯合利華有在特定狀況下進行動物實驗。至於多芬本身呢?
多芬與PETA一致宣稱的「全面停止動物實驗」實在有些籠統,我決定還是採取老招——使用自己建立的提問模板直接洽詢多芬客服,看看他們怎麼說。
我提出的問題包括:
- 在研發及製造過程中,多芬本身有對原料或成品進行動物實驗嗎?
- 多芬的原料供應商有對原料進行動物實驗嗎?
- 多芬有委託任何第三方廠商進行動物實驗嗎?
- 多芬有將產品傾銷於任何強制規定必須進行動物實驗的地區嗎?(例如中國)
我先後獲得多芬以及聯合利華的回覆,大意是說:他們多年以來持續推動非動物性測試方法的研發、採認及應用,而多芬在申請認證的過程中,也依PETA規定提出相關聲明文件,確認原料供應商沒有進行動物實驗;至於中國市場部分,多芬是透過「在地生產」或「跨境通路」進行銷售,兩種方式都不需要經過動物實驗。
基於聯合利華在信末要求「不得揭露信件內容」,我在這邊就不放截圖了(怕)。不過,大家還是可以參考多芬在IG貼文留言處的回覆內容👇:
這則留言與他們寄給我的信件內容大同小異,都在說明他們是如何在符合中國法規的前提下,利用「在地生產」或「跨境通路(例如機場)」兩種方式避免動物實驗。
可是⋯⋯
「在地生產」、「跨境通路」真的能有效規避中國的動物實驗嗎?
其實不能。
就「一般用途」的美妝產品而言(包括化妝品、香水、肌膚/頭髮/指甲的一般保養產品),這兩種方式確實能讓廠商不必進行動物實驗就取得中國的上市核可,但在產品上市以後,中國政府仍然有權就這些產品進行抽樣檢驗(其中包括動物實驗),而且此舉通常不會通知品牌業者。
換句話說,只要中國的消費者仍如多芬所說「能從一般商店裡購得多芬的產品」(Customers in China can still purchase Dove products at their usual stores and websites),多芬的產品就隨時可能被拿去做動物實驗。
🐿延伸閱讀:
結論與選擇
身為一個規模龐大、資金雄厚的企業,聯合利華有心推廣動物實驗的替代性方案,真的非常值得稱許👏,畢竟相較於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個別消費者,他們更有力量改變整個產業的運作模式、甚至改寫整個市場的遊戲規則,所能造成的影響是我們窮極一生都難以企及的。
但是,無論是聯合利華、或是他的子公司——多芬,在我看來都不能算是「零殘忍」的品牌,畢竟,他們選擇留在中國市場,即便能在自己的掌控範圍內設法避免動物實驗,仍無法消弭被中國當局抽樣檢驗的可能;而PETA似乎未將這方面的風險納入審核標準,此後,我恐怕會因而對PETA的兔子標章抱持更加保留的態度。
至於我的消費選擇呢?
我會持續避免購買多芬以及聯合利華的產品。
我猜想,假如許許多多的消費者都選擇支持其他徹底「零殘忍」的品牌,多芬以及聯合利華為了贏得我們的心,一定會更加積極地停止殘忍的動物實驗吧。
也許有點天真,但我仍然深信:我們的每一筆消費,都在為自己想要的世界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