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妝品動物實驗 🔥2023最新現況🔥
2021年,中國的化妝品環境迎來了重大轉變——以往被眾多零殘忍品牌/認證機構視為絕對禁區的中國市場,突然出現了個兼顧動物權利的可能性。幾個我信任的零殘忍意見領袖也紛紛確立了新的審核標準,甚至因應中國新規推出了專門的認證計畫。
2021年,中國的化妝品環境迎來了重大轉變——以往被眾多零殘忍品牌/認證機構視為絕對禁區的中國市場,突然出現了個兼顧動物權利的可能性。幾個我信任的零殘忍意見領袖也紛紛確立了新的審核標準,甚至因應中國新規推出了專門的認證計畫。
2021年12月21日,義大利參議院投票通過了中止皮草養殖的預算修正案,使義大利即將在國會如期批准後,正式成為第16個禁止皮草養殖的國家🎊
這次通過的法案內容,除了明訂所有皮草養殖場都必須在今年6月30日以前退場之外,也編列了300萬歐元的預算,作為養殖業者的補償津貼。
自從開始練習選購不含動物成分的日用產品,我也越來越常在入手前先翻看標示檢查一番,卻發現好多兼具動物和植物來源的成分,實在沒辦法直接從名稱分辨差異呀!
這邊就列出日用產品中很常見的10種雙面成分,下次再在產品說明欄看到這些它們,別忘了多參考其他資訊或向廠商直接確認,以免不小心誤用動物成分、或錯怪植物原料囉!
三週前的9月2號,墨西哥參議院一致通過了化妝品動物實驗禁令,成為北美第一個立法禁止這類動物實驗的國家。
根據這項法規,假如化妝品的原料、配方或成品有經過動物實驗(包括在國外施行者),就不可以在墨西哥製造、進口或販售。
8月6日,在2020東京奧運的女子現代五項賽場上,積分暫時領先的德籍選手Annika Schleu因為無法掌控坐騎Saint Boy而在馬背上情緒崩潰,直到最後都未能在該項目得分,排名也因此從第一名瞬間跌至倒數第二,奪金夢碎;期間,德國國家隊教練Kim Raisner因為出手揍了Saint Boy一拳,而遭國際現代五項執行委員會於隔日判發黑牌處分,不得繼續參與東奧賽事。
這起戲劇化事件的側錄影片在網路上廣為流傳,一波波批評選手和教練虐馬的聲浪應運而起,更有動保團體對多次鞭踢馬匹的Annika Schleu提起了刑事指控,甚至引發馬術運動存續與否的激烈爭辯。
究竟馬術真是不合理的過時運動嗎?或者就像某些支持者所主張的——馬天生就喜歡被騎?而德國媒體與相關單位,又是如何看待自家選手和教練的虐馬爭議呢?
懷抱著「使人們的商業活動發揮對社會及環境的正面影響力」這樣的願景,非營利組織「B型實驗室」於2007年在美國賓州創立,致力於推動「B型企業認證」及相關評估工具,進而帶動企業成為共益、包容且永續的經濟體。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4,000家獲得認證的B型企業,台灣則有28個,包括以下9家關注永續價值的企業:
兩天前在IG限動問了大家這個問題☝️,想不到兩方票數竟然意外接近!感謝所有來投票&私訊給我的大家,很喜歡這樣立場不見得全然相同的良性討論❤️
我自己的答案是「願意」——我願意支持母公司涉及動物實驗的零殘忍品牌,因為⋯⋯
說到強制性的化妝品動物實驗,大家會想到什麼呢?恐怕十個裡有九個半都跟我一樣,會想到中國市場的相關規定吧!這些規定說起來有點複雜,再加上近幾年來常有變化,儼然成了力求實踐零殘忍精神的我們所迴避不了、也實在不該迴避的重要焦點。
單就結論來說吧,連我在內的許多人已經很習慣將「未在港澳除外的中國地區實體販售產品」列為零殘忍品牌的必備要件了;但是另一方面,為什麼聲稱能在避免動物實驗的前提下進入中國市場的廠商越來越多?為什麼 Dove、Wet n Wild、First Aid Beauty 等品牌明明有在中國內地設櫃,卻仍然能獲 PETA 認定為零殘忍品牌?為什麼追蹤人數高達7萬不只的零殘忍部落客,會在今年七月起將諸多涉及中國市場的品牌重新納入零殘忍之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