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造訪斯洛伐克的第二大城——Košice,我們循著記憶中的餘香、模仿在地人的步伐,熟門熟路地拐進通往「Tabačka餐酒館(Bistro Tabačka)」的暗巷,企圖重溫那金黃色薯條的軟嫩滋味,想不到竟意外發現此生吃過最美味的素食漢堡!
Tabačka餐酒館就位於我們待的旅館對街,在氣溫低破零度的冬夜中,這點可是大大加分。
Tabačka餐酒館擁有一個寬敞的前庭,在蒙上鵝黃色燈光的奇趣塗鴉包圍之下,別有一番讓人既興奮又放鬆的奇異氛圍。
小夫妻今年春天初次來訪時,有很多顧客流連在這兒抽菸、喝酒、聊天;此時天氣又濕又冷,大家都認份地躲進室內,空蕩的前庭頓時少了一點尋歡作樂的氣息。
Tabačka餐酒館的室內空間非常寬裕,高挑的天花板配上粗獷不羈的管線配置,透露著工業風的骨氣,再有鮮豔、自由並略帶童趣的內裝陳設——包括桌椅、燈具、壁畫、海報等,為稍顯冷冽的既有空間填上更富情緒的色彩,碰撞出低調而時髦的都會感覺。
擁有前衛髮型的可愛女服務生告訴我們,這裡原先是座菸草工廠,改裝為餐酒館時,沿用了工廠的名稱「Tabačka」,為往日的故事留下一點歷史線索。
我們點了一份鷹嘴豆泥(Hummus)拼盤、一份「秋日素漢堡(Fall Veggie Burger)」,搭配斯洛伐克在地啤酒以及蘋果西打。(外地人對於「在地」兩字毫無招架之力🤩)
這一頓飯錢總共 17.7 歐元(約等於台幣620元),其實跟台北物價相去不遠,尤其跟柏林或波士頓的外食消費水準相比,CP值簡直高到破表。📈💥
其實不只是Tabačka餐酒館,我們這一週在Košice城區造訪的餐廳普遍都好吃無雷又不貴,雖然有些店員英文不通,但絕大多數都很親切,是個對外食族群相當友善的城市。
回到Tabačka餐酒館吧,這鷹嘴豆泥拼盤一上桌,我的大腦總部立刻警鈴大作——太多我不吃的東西了啦!🤢🤢🤢
先讓腦公快手消滅那坨可怕的苜蓿芽,再小心翼翼地避開芹菜周圍,發現底下的鷹嘴豆泥香氣溫潤、口感絲滑,與鹹香的乳酪一起食用尤其迷人;我甚至啃了一根紅蘿蔔條,滋味清甜爽脆,只要設法忽視那隱隱約約的胡蘿蔔味🥕,其實挺好吃的。
噢話說,這兒的蘋果西打與我們熟知的氣泡飲料不同,竟是經過發酵、濃度4.7%的酒精飲料,辛而不辣的酒氣讓酸甜的果香更具層次,非常討喜好喝。
Tabačka餐酒館的食物實在太誘人,寫到這裡肚子已經叫到不行,趕緊跑去吃了三塊巧克力餅,才有勇氣接著寫這令人讚嘆的「秋日素漢堡」!🍔🙌🙌
看看這犯規的顏色、質感與光澤,救命喔!🙈🙈⤵
「秋日素漢堡」的用料非常澎湃,除了一般漢堡常見的生菜、番茄及起司外,還闊氣地鋪上一層炸洋蔥圈,讓整體層次更加飽滿,並增添幾分酥脆的口感;底部的蘋果甜酸醬及辣根美乃滋則用清爽的香氣減輕了味覺的負擔,讓起司的風味厚而不重、炸物的滋味油而不膩。
壓扁之後大口咬下,各種香氣及口感交織得極為融洽,咀嚼感受非常舒服,沒有哪樣食材的風味特別突出,卻令人感到缺一不可,一道成功的料理正該如此恰如其分吧!
最令人驚豔的莫過中間這塊紅色的蔬菜肉排,它揉合了甜菜根與高麗菜,吃起來酸甜、清爽而解膩,滋味與傳統肉排大異其趣,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讓人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
跟小夫妻上週在波士頓吃到的 The Impossible Burger 比起來,Tabačka餐酒館的素漢堡似乎無意模仿葷食料理,卻因此能突破傳統肉排的框架,在各種排列組合中激盪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素食滋味——別説 The Impossible Burger 了,即便計入我此生嚐過的所有漢堡,「秋日素漢堡」的表現依然名列前茅。
嗑光漢堡後覺得有點飽,於是掏出Pockeat小食袋把薯條(嘿對就是小夫妻記憶中的軟嫩薯條)打包帶走✌。
隨身帶個食物袋真的好方便啊!重量輕、體積小,不論是冷的或熱的、鹹的或甜的、固體或液體都能輕鬆打包,不必麻煩店員、也不怕製造垃圾,即便只是一小撮薯條,也能任性地決定帶回家繼續享用。
酒足飯飽之後,小夫妻腆著肚子散步回家——直到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那股舒適自得的幸福感依然如新。
如果大家有機會造訪Košice,不妨撥點時間、到Tabačka餐酒館享受一段愜意的用餐時光吧——無論是工作或放空、聚會或獨處,都能在這裡找到一處合適的位置,還有美好的吃食相陪。
等不及下次回訪,我已經開始想念「秋日素漢堡」的美好滋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