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萊比錫布商大廈(Gewandhaus)音樂廳前往格拉西博物館(Grassi Museum)的路上,總會經過這間名為「貓之寺(Katzentempel)」的咖啡館,門扉上那青玉色的貓咪圖騰氣質空靈,略帶曼陀羅神韻的紋樣散發著幽靜又有點神秘的異國情調,讓毛夫妻終於在第三次造訪格拉西博物館之後,決定入內一探究竟。


推門看見這大剌剌躺在通道正中央的小可愛,才恍然這原來是間名符其實的貓咪咖啡館吶!


貓之寺咖啡館的發源地其實不在萊比錫,而起於德國更南方——當時,分別投身於經紀與生化領域的 Thomas 和 kathrin 對自身現狀並不滿意,為了一圓人生的夢想,他們決定攜手在慕尼黑開設全德國第一家貓咪咖啡館,為來自收容所的貓咪打造一個適性愜意的生活環境,同時提供多樣化的素食餐點,讓來客能以一種對生命更溫柔的方式,與貓咪共度一段身心都完滿的美好時光。


雖然他們在自家官網並未明說,但貓之寺咖啡館想必受到許多顧客的喜愛,因為如今除了慕尼黑以外,在萊比錫、紐倫堡以及漢堡也都能找到它的身影,不曉得什麼時候會在柏林開張?


貓之寺咖啡館的餐點幾乎都是純素(vegan)的,顧客可以透過菜單上的V字標示輕鬆辨別。


主餐的品項不多,只有沙拉、三明治、漢堡以及咖哩飯總共四樣,我們毫不猶豫地選了咖哩飯照顧我們嗜吃熱食的亞洲胃😋🍛,至於另一份嘛,就試試三明治吧。


貓之寺咖啡館的咖哩飯味道不俗——米飯的表現雖贏不了大同電鍋,但以歐洲餐廳來說已在標準之上,燉得軟爛的蔬果吸飽了香氣豐富的醬汁,辛辣的滋味讓人一口接著一口地停不下來,是我當日最喜歡的餐點,推薦!可惜它的份量不多,一般食量的男生可能吃不太飽。


至於三明治呢,從麵包、內餡、薯條、沾醬直到那一大盆附餐沙拉,處處能感受到廚師的用心,但我個人對把三明治當作午晚餐這事不太來勁,所以⋯⋯就這樣😂。


真正讓我投降的是他們當天的特選蛋糕🤦🏳——甜度保守、口感質樸,以椰子粉為首的健康風味讓我無法駕馭,只能配著咖啡服藥似地硬是吞下幾口🤢,一邊告誡自己以後千萬不能盲點德國咖啡館的蛋糕啊!😭🍰


第一次在德國造訪貓咪咖啡館的我,覺得店裡的氣氛很有意思——相較於台灣常見那種親密接觸型的互動模式,這兒顧客與貓咪之間的距離顯得比較節制、態度也相當獨立,雖然對彼此或多或少感到好奇,但不會讓對方的存在佔據自己的全副心神。


貓咪觀察著店內的客人,正如牠們觀察窗外的雨點,兩者都不能阻止牠們隨時路倒小寐一會兒💤,或幾番偷闖那店員不讓進入的廚房;顧客饒富興味地用目光追隨著貓咪的動向,也許偶爾拍上幾張照片,卻總是將更多的注意力付諸座位對面的同伴,熱切的交談幾未停止。顧客與貓咪之間的善意是明顯的,卻不是彼此的唯一焦點,只是生命有緣在此交集,共享一段特別卻也各自如常的時光而已。


而每30秒就被周遭謎樣目光分神的我,顯然不屬於上述那類安定自得的顧客😂。


獨自在貓之寺咖啡館泡了一整個下午,預定要辦的正事沒能完成幾件,倒是拍下一百多張照片、通通捨不得刪;這裡舒適、愜意、潔淨而療癒,雖然不是靜心寫篇文章(或來塊美味蛋糕)的最佳所在,卻是適合稍作歇息、能夠放鬆身心的市內桃源。


前後在萊比錫逗留超過一個月,毛夫妻非常喜歡這座彬彬有禮、人文薈萃的城市,在眾多迷人的景點當中,館藏豐富、品味雅緻的格拉西博物館無疑是我倆最流連忘返的地方之一,而與之咫尺相對的貓之寺咖啡館,正是參觀數個小時之後的最好去處——找個舒服的位置,點杯咖啡、來塊蛋糕(噢不還是改成咖哩飯吧),一邊欣賞貓咪們的天真與優雅、任性與自如,一邊互相分享或獨自咀嚼令人回味的展品與知識,多麼舒心。


即使窗外下起大雨,也是一場純粹無邪的雨。


貓咪睏了,就和著雨聲睡了,

如此自然,生命一切都好。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