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譯自國外知名的零殘忍部落格Cruelty-Free Kitty所載文章,點此看原文(站外)

根據中國法律規定,所有國外的化妝品牌都必須接受動物實驗。很嚇人吧!這表示所有在中國境內銷售的歐美化妝品牌都必須採用動物實驗,其中不乏諸如MAC、Clinique以及Benefit等知名品牌。

關於中國的動物實驗,以下是你必須知道的幾件事:

為什麼要在中國銷售?

許多歐美化妝品牌對中國市場越來越感興趣,因為光是在去年(2016年),中國化妝品市場的價值就超過兩百八十億人民幣[1],而且銷售額仍在急速上升中(站外)

對業者而言,這塊大餅實在太吸引人了。

目前有將產品銷往中國的品牌都被視為「零殘忍品牌」,以下僅列舉部分:

  • Chanel
  • Dior
  • Givenchy
  • Guerlain
  • Estee Lauder
  • MAC
  • Clinique
  • Benefit
  • Lancome
  • Shiseido
  • Calvin Klein
  • Covergirl
  • Maybelline
  • Revlon
  • Rimmel London
  • Avon
  • Mary Kay
  • Vichy
  • La Roche Rosay
  • Avene
  • Caudalie
  • L’Occitane
  • Burberry
  • Garnier
  • Michael Kors
  • Dolce & Gabbana
  • Olay
  • Origins
  • L’Oreal
  • Stila
  • Tom Ford
  • OPI
  • Nivea
  • Neutrogena
  • EOS
  • Aerin
中國法律的具體規範內容是?

很遺憾地,中國法律強制規定所有在中國境外製造的化妝產品都必須經過動物實驗。所謂化妝產品包括:

  • 彩妝
  • 香水
  • 護膚品
  • 美甲產品
  • 美髮產品
  • 染髮劑
  • 體香劑
  • 防曬乳
  • 美白產品

2014年6月30日,中國取消針對國產化妝品進行動物實驗的強制性規定,此舉是一項重大的進步,但請切記——在中國境外生產的化妝品仍然受到動物實驗法規的限制。

同時,對中國在地產品而言,雖然已經不必強制進行動物實驗,但也沒有明文禁止動物實驗。也就是說,相較於其他可行的替代性檢測方法,業者仍有可能選擇採取動物實驗。

此外,這項放寬政策並不適用於染髮劑、體香劑以及防曬乳。

網路購物

動物實驗的強制性法律只規範在中國境內以實體方式銷售的產品,網路購物則不在此限

比方說,假如有一個中國消費者從國外的購物網站購買化妝品,該產品無須進行動物實驗。所以,想辨別一個品牌須否遵循法律規定進行動物實驗,看看該品牌「有否於中國境內銷售實體產品」即可得知。

中國(mainland China)VS.香港

當我們使用「中國(mainland China)」一詞,所指涉的是香港以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

販售於香港的化妝品並不受前述動物實驗法律的規範——消費時請務必將此事納入考量!

以零殘忍品牌Lush為例,它僅銷售於香港,而未在中國其他地區展店——其他進駐中國的品牌也有可能採取這樣的模式。因此,每當我詢問一個品牌有否將產品傾銷至中國時,我都會特別註明香港不在此限。

機場

販售於中國機場的產品也不在前述動物實驗法律的約束範圍內。The Body Shop就是透過進駐機場的方式企圖規避動物實驗,但在得知中國主管單位有權就已上架的產品進行動物實驗以後,The Body Shop就從中國機場撤櫃了。基此,即便在展店初期無須進行動物實驗,我們仍無法確信這些機場內的商品將來不會接受動物實驗,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不會把進駐中國機場的品牌視為「零殘忍品牌」

結論

只要中國還未徹底取消動物實驗的強制性規定,我們就務必持續抵制那些為了加入中國市場而向動物實驗妥協的品牌——即便該品牌「僅在法律規定時進行動物實驗」,它仍零殘忍品牌!

與此同時,支持那些堅決不將己身利益建築在動物苦痛之上的品牌也非常重要,快來看看我的零殘忍品牌名單(站外),並參考Cruelty-Free 101系列(站外)中的其他文章。

花栗譯註:
[1] 譯註:Suzi的原文撰寫於2016年,因此原文所載「去年」係指2015年。本譯文已根據相同資料來源更新數據。

2 Comments

    1. 曾有在中國販售清潔日用品的台灣廠商跟我說不需要,但在找到更具公信力的第一手資料之前,我還不敢100%斷言🤔,之後若有發現更完整的資訊再跟大家分享!

      chipmunkai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