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澳洲參議院終於通過一項研討多時的零殘忍法案,將自明年7月1日起限制動物實驗的應用範圍。
其實,這項法案早在2017年10月就經眾議院三讀通過,卻在參議院卡關許久,幸虧有國際人道協會(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 簡稱HSI*)居間積極奔走協調,加上民意支持,終於促使兩院在今年2月通過法案,並於3月中獲得批准。✅
其中關於動物實驗的章節,大致是這樣規定的:
- 廠商在引進化妝品專用的化學物料時,不得採用2020年7月1日以後經由動物實驗得來的檢測數據。
- 權管人員在為化妝品專用的化學物料歸類時,不得採用2020年7月1日以後經由動物實驗得來的檢測數據。
我盯著條文、反覆讀過好幾遍,不能明白法案「禁止採用數據📋」而非直接「禁止進行實驗🔬」的用意何在——是秉持專業的立法設計、還是精心保留的例外空間?我的相關智識實在不足,無法給出答案,只覺得條文略顯縹緲,讓人對日後的執法範圍以及裁量依據說不出個準。但願是我多心。
此外,生效基準日距今還有超過一年,也令人有些失望。
或許促使法案通過的功臣—— HSI 也對條文本身不甚滿意吧,才會設法讓澳洲政府額外許下11項承諾🤝——包括加強政令宣導、擴大限制範圍,並研議提撥經費發展替代性的實驗方法等等。
不過,澳洲政府在承諾中採用的詞彙——諸如「減少依賴(reduce reliance)」、「鼓勵(encourage)」、「探尋(explore)」、「原則上同意(agree in principle)」⋯⋯還是留下許多事後表述的可能,在付諸實行以前,外人恐怕很難預言事態發展。🔮🤨💫
其實我能想像——要在眾多互異的利益考量之間改變行之有年的既定模式絕不容易,勢必有賴各方或多或少的妥協退讓,才能找到那條(甚至創造一條)大家都能接受的路。任何向「零殘忍」靠近的法規變化都很了不起——當然也包括這項新出爐的澳洲法案在內。
台灣不也是這樣走來的嗎?2016年底,我們修正了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規範化妝品製造、輸入或販賣業者原則上不得在國內針對化妝品或其成分進行動物實驗,並將於今年底施行。雖然基準日距離立法時隔三年🕰,且業者仍能在台灣販售於國外做過動物實驗的進口產品,但終究是往好的方向更進了一步,值得慶賀🎊👏——只要我們不會就此滿足。
就讓我們在樂觀看待類此消息的同時,繼續向前邁進吧!例如透過消費行動支持不做動物實驗的品牌🐰,並持續關注相關法規的修正進程🧐——讓台灣加入歐盟等先進國家的行列、成為零殘忍精神的下一個重要據點。
*註:HSI 是許多國家(包括巴西、加拿大、智利、墨西哥、南韓、斯里蘭卡、台灣🙋以及美國等)制定動物實驗禁令或展開類此對話的重要推手,其號召的全球性零殘忍運動(#BeCrueltyFree campaign)更堪稱為史上最大規模的「反動物實驗」倡議行動。
【延伸閱讀】
👓 HSI 的專題報導:http://www.hsi.org/news/press_releases/2019/02/cosmetic-animal-test-ban-bill-021419.html
📣 HSI 的粉專po文:https://www.facebook.com/hsiglobal/photos/a.120527422261/10157204753772262
🇦🇺 澳洲議會公告的法案資料:https://www.aph.gov.au/Parliamentary_Business/Bills_Legislation/Bills_Search_Results/Result?bId=r5885
🇹🇼 台灣的化妝品動物實驗禁令:http://www.spca.org.tw/press-release-21488287713689036942357313265440599369603862627544372392786126696-311052749021270319112169721205292892352639511.html
🐿 更多新聞:https://chipmunkai.com/category/life/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