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B型企業 ?
懷抱著「使人們的商業活動發揮對社會及環境的正面影響力 (people using business as a force for good)」這樣的願景,非營利組織「B型實驗室 (B Lab)」於2007年在美國賓州創立,致力於推動「 B型企業 認證」及相關評估工具,進而帶動企業成為共益、包容且永續的經濟體。
📍 B型企業 的評估指標
B型實驗室會對申請認證的企業進行以下五大面向的量化評估:
- 公司治理
- 員工照顧
- 環境友善
- 社區發展(供應鏈)
- 客戶影響力
在總分200分中拿到80分以上的企業,才能獲得B型企業認證。
📍台灣的 B型企業
目前全球已有超過4,000家獲得認證的B型企業,台灣則有28個,包括以下9家關注永續價值的企業:

1⃣DOMI綠然能源
身為台灣第一家通過B型企業認證的公司,DOMI 的理念環繞著「一減一加」兩項主軸——
一減:運用科技與節能產品,達成生活減碳目標。
一加:透過企業節能教育及親子種樹派對,散播對土地的愛及關懷。
DOMI 並集結各地力量,協助弱勢家庭免費更換 LED 節能照明設備,改善弱勢族群的生活品質。




2⃣綠藤生機
「 讓一個更真實、更健康的永續生活型態萌芽。」
成立於2010年,綠藤生機團隊致力於在每日生活飲食上進行革命及創新,透過植物科學帶給相費者更簡單且健康的選擇。
2013年,綠藤生機領先全球推出了主打芽菜萃取的個人清潔保養品牌,追求成分安全、單純,創造自己和家人都能安心使用的產品。
🐰名列台灣零殘忍品牌名單




3⃣茶籽堂
2006年,茶籽堂的第二代創辦人為了不讓苦茶產業走向歷史,展開了一場「苦茶油復興之路」——他們以契作農場的方式保障農民收入,進而守護這份寶貴的在地資產。
茶籽堂並將土地、人文、情感、藝術融合在產品內涵和包裝設計中,致力傳遞單純質樸的台灣好。
🐰名列台灣零殘忍品牌名單




4⃣大愛感恩科技
身為台灣第一家環保公益企業的大愛感恩科技,致力於將飲用水寶特瓶回收再造為服飾、背包、毛毯等日常用品。
他們結合了環保與慈善理念,將再生物資捐贈全球數十個受災國家,落實「化無用為有用」的永續循環精神。




5⃣繭裹子
成立於 2013 年,繭裹子團隊透過講求環保與實用性的產品設計,選擇對環境友善的原物料與製程,來幫助第三世界的公平貿易生產者自立、進而脫離跨代貧窮的循環。
創立初期即率台灣之先成為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FTO)會員,2017年再加入環保聯盟「1% FOR THE PLANET」,以行動實踐社會與環境使命。
🌈公平貿易五感商品集資中(最後3天)👉嘖嘖平台




6⃣台灣潛水
創立於1980年,台灣潛水提供正確的海洋知識、塑造「無塑」的潛水體驗,讓人們從親海、知海到愛海,重新看見台灣海洋的美麗與可貴。
身為亞洲第一間通過B型企業認證的潛水教育中心,台灣潛水近年又進一步設立了「藍色基金」,作為推動保育活動的公益經費。




7⃣可樂穀農場
可樂穀期望在環境友善、社會扶助、永續發展之間,以紅藜的成長建構一個良善、健康的溝通平台。
通過推動「幸福契作」,可樂穀以「友善土地、無毒耕種」作為合作前提,提供農友優質的紅藜種籽、生物防治技術指導及合理公平的收購價格,提升整體紅藜產業的收成品質。




8⃣OOH CHA CHA
由來自美國加州的 Mai 和 Spencer 於2013年創立,OOH CHA CHA 使用單純未加工的食材、全手工製作純植物餐點,並與當地小農合作,致力於鼓舞更多人從日常飲食開始、做出更善良的選擇,讓個人、社群、環境都更健康茁壯。
🌱料理懶人包&線上烹飪課程集資中 👉嘖嘖平台




9⃣稻荷國際餐飲集團
擁有穗科手打烏龍麵、元禾食堂、一禾堂等多間人氣蔬食餐飲的稻荷集團,相信「米麥豆蔬果」具備光復土地的強大力量——畢竟相較於肉食者,餵養蔬食者僅需20分之一的耕作面積,現下卻有 45% 無冰陸地都被用於畜牧產業。
「分享世界美善與永續的純植物健康生活」,稻荷期盼在餐桌上讓永續繁盛綻放。
🔎查看完整的台灣B型企業名單:http://blab.tw/community
💬最後囉嗦提醒…
B型企業 ≠ 零殘忍品牌喔!例如美科實業(艾瑪絲AROMASE的母公司)和芙彤園,就分別因為「有在港澳除外的中國實體通路販售商品」和「未獲廠商回覆」而暫時列在我的不推薦名單裡,歡迎點這邊參考其他無涉動物實驗的零殘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