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21年新法上路後,中國的化妝品環境迎來了重大轉變——以往被眾多零殘忍品牌/認證機構視為絕對禁區的中國市場,突然出現了個兼顧動物權利的可能性,讓所有重視動物實驗議題的倡議者、業者和消費者無不留神關注,既期待又有點不敢太過樂觀。


難道「中國實體通路」終於不再是零殘忍品牌的反指標了嗎?


在修法之後至今的兩年時間裡,幾個我信任的零殘忍意見領袖也紛紛調整確立了新的審核標準,甚至因應中國新規推出了專門的認證計畫。這篇文章就將從中國的新規定內容出發,梳理各大機構與團隊的見解和做法,讓大家閱讀後能夠選擇最適合的參考指標、做出最符合自己價值觀的消費決策。

文章目錄


2021中國化妝品監管新規定


2021年5月1日起,中國根據化妝品產地和性質的不同,修改動物實驗相關規定如下:


上市前動物實驗

  • 進口產品:
    • 一般用途化妝品²:如符合良好作業規範 (GMP) 並提交完整的安全評估報告,即不需進行上市前動物實驗。【新規定!】
    • 特殊用途化妝品³:必須通過上市前動物實驗。
  • 在地製造:
    • 一般用途化妝品²:不需進行上市前動物實驗。
    • 特殊用途化妝品³:必須通過上市前動物實驗。

註1:香港澳門、以及僅透過跨境電商在線上銷售的產品,不受上述規定限制。
註2:一般用途化妝品包括沐浴乳、洗髮精、化妝水、保養乳液、眼影、唇頰彩、香水等。
註3:特殊用途化妝品包括包括防曬、止汗、香體、美白、染燙、生髮產品等。


上市後動物實驗

不論是在地製造或進口產品,只要有在港澳除外的中國地區經由實體通路販售,就需承受上市後(post-market)動物實驗的風險;但也有組織主張實務上已經沒有這類情形。


參考資料:Cruelty Free International: Cruelty Free China Update

國際零殘忍組織 (CFI) : 中國先導計畫


早在本次修法三年前的2018年,國際零殘忍組織 (CFI) 便與東方美谷(Oriental Beauty Valley)生物科技園區、監管顧問 Knudsen & CRC 以及上海市奉賢區合作開展了「中國先導計畫」(China pilot),確保參與先導計畫的品牌既無需經過上市前動物實驗、也不會遭測上市後動物實驗,可謂協助品牌安全挺進中國市場的認證先驅。


目前通過此計畫取得 Leaping Bunny 認證標章的品牌包括 Bulldog SkincareNeal’s Yard RemediesSubtle Energies 等,可惜 CFI 並沒有為「中國先導計畫」建立獨立的名單或標記,我們無法直接從線上資料庫中篩選辨認這些品牌。


我一直很喜歡 CFI 的一點是:他們總是能在不降低標準的情況下兼顧實務,為整個零殘忍環境提出業者與消費者雙贏的選項——面對中國議題也不例外,身為最早涉入中國市場、積極斡旋解決方案的認證組織,他們卻也強調絕不躁進:「在確保新規定塵埃落定並對動物帶來實質益處之前,我們絕不會輕易放寬目前之於中國的 Leaping Bunny 審查標準。


參考資料:Cruelty Free International: Azena and Brighter Beauty Join Leaping Bunny China Pilot

化妝品消費者訊息聯盟 (簡稱CCIC) : 中國資格認證


Burt’s Bees 作為第一個成功案例,化妝品消費者訊息聯盟 (簡稱CCIC) 在去年 (2022) 十月終於也跟上了 CFI 的腳步、宣布推出「中國資格認證計畫」(China Qualification Program),通過與監管顧問機構 Knudsen & CRC 合作實施上市前暨上市後稽核 (Pre-Market/ Post-Market Audit) 及其他一系列加強管理,協助廠商在中國的複雜環境下找到零殘忍的上市方案。


可惜就如 CFI 一樣,CCIC 並沒有在線上資料庫中明確標示參與「中國資格認證計畫」的品牌。


參考資料:Leaping Bunny Program: Announcing our NEW China Qualification Program

Cruelty Free Kitty:上市後動物實驗不再是威脅


在我書寫當下,零殘忍意見領袖 Logical Harmony 和 Ethical Elephant 都對中國新規定維持觀望態度,並未因此將任何涉及中國實體通路(港澳除外)的品牌列入零殘忍名單。


反觀 Cruelty Free Kitty ——不但一舉將 Dove、Wet n Wild 等 10 個品牌認定為「零殘忍」,甚至主張:「對於中國市面上的美妝品牌來說,上市後動物實驗已不再是個威脅。

Cruelty Free Kitty 新增10個涉及中國市場的零殘忍品牌


Cruelty Free Kitty 並在兩週前(3月7日)的 IG 貼文補充道:「有關中國的主張並非毫無根據,而是基於十年來我對中國情況的密切關注,以及和我的中國聯絡人、國際人道協會 (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國際零殘忍組織 (CFI) 洽談後的決定。」

我的想法&今後的判斷標準


中國這次的法規修訂,無疑是往我們樂見的方向靠近的大好消息!只不過中國的市場環境一向複雜難解,如今又喪失了「實體通路」這個相對單純外顯的判別指標,對於想分辨品牌涉及動物實驗與否的消費者來說,某層面上其實是更加辛苦的,我自己也苦惱了好一陣子!


目前確定會採信的是 CFI 的「中國先導計畫」和 CCIC 的「中國資格認證」——他們兩個都是我一向信賴的大型認證組織,擁有相對豐沛的實務經驗和在地資源、能夠盡量完善地審查與把關,在資訊揭露方面的歷來作為也很讓人放心。有他們背書的品牌,即使涉及中國市場,我也願意繼續支持。


Cruelty Free Kitty 的部分我就想再觀察看看了——畢竟,儘管已經貴為零殘忍圈最有份量的意見領袖,他的規模、拘束力和審查強度仍然無法和前面兩個組織相提並論,補充在 IG 貼文的判定依據也相對縹緲;在 CFI 和 CCIC 都還不敢摒除上市後動物實驗的絲毫可能時,Cruelty Free Kitty 就先一步宣稱此類風險不復存在?這點也讓我不敢盡信。

你的決定


近期讀了好多歐美消費者對於品牌動態變化的正反意見,實在很想知道華語圈的朋友怎麼想!集結前述各大認證組織和意見領袖資料庫的歐美零殘忍品牌名單也久未更新了,往後是不是該將 Cruelty Free Kitty 繼續視為能夠無腦支持的零殘忍資源?很想聽聽大家的意見,期待你們留言或私訊跟我分享!👂👂

2 Comments

  1. 這幾年來,受到我vegan 外甥女的影響,雖然還不能放棄葷食,我也開始選擇cruelty free 的保養品和其他商品. 住在美國的我,選擇其實很多。幾個月前為了要回台灣,很想支持MIT, 就找到了你的網站! 但是因為很久沒更新了,我不知道你還在致力於零殘忍嗎?很高興看到這份2023 年的報導。我二月回台灣時,去了位於誠品的綠藤生機,順便問問有沒有vegan leather的皮包, 好心的櫃姐帶我去一家vegan leather handbags 但是都是進口的品牌,而且價錢不親民。其實台灣吃素的人口不少,應該會認同零殘忍吧?這應該是很有潛力的市場,可能很多人還是寧願選擇名牌吧!謝謝你在這方面的努力推廣!I really appreciate it! 希望明年我能再回台灣,繼續支持MIT cruelty free.

    sdhotmama
    1. 謝謝你的回饋,很開心有你一起支持台灣在地的零殘忍產業🧡🧡這陣子雖然沒能像以往那樣頻繁產出,但包含台灣零殘忍品牌指南在內的幾份名單都還有在持續更新,下次回台灣不妨參考看看喔!也想跟你分享一個台灣設計、台灣製造的vegan leather配件品牌——VOOME,這裡是我幾年前寫的簡單介紹和使用心得,或許你也能在這找到喜歡的包款~

      chipmunkai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